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对小米集团采用SOTP分部估值法。”智能手机xAIoT”分部已处于稳定经营期,基于2025E除EV业务外调整后净利润332亿元,给予22x目标PE,目标估值7,165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仍处于持续投入与高速成长期,基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2025E收入728亿元,给予0.9x目标PS,目标估值674亿元。2025E目标市值7,839亿人民币(8,475亿港元),对应目标价33.9港元/股,上行空间21%。
关键假设点
1)智能手机业务:预计智能手机业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为
1,873/1,986/2,061亿元,同比+19%/+6%/+4%;毛利率12.5%/12.2%/13.0%。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预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为943/1,047/1,120亿元,同比+18%/+11%/+7%;毛利率19.4%/18.3%/17.3%。
互联网服务业务:预计互联网服务业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339/377/419
亿元,同比+12%/+11%/+11%;毛利率75.9%/75.5%/75.5%。
4)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我们预计小米汽车2024-2026交付
12.96/30.00/37.50万台,单车价格22.97/23.79/25.00万元,规模效应释放下毛利率有望上行。预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304/728/956亿元,2025-2026同比+140%/+31%;毛利率16.4%/17.8%/18.8%。
5)运营费用率:预计2024-2026销售费用率分别为7.0%/7.0%/7.2%;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1.7%/1.8%;研发费用率5.9%/5.7%/6.1%。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认为小米集团的营收或利润应当是线性式增长,因此在增速放低时会降低其估值。我们认为企业价值不应唯成长论,小米集团的商业模型更加凸显韧性以及新业务拓展能力,具有在任何增量2C市场的复制能力。从消费电子拓展至白电、汽车的过程,已证明其管理架构、营销、销售、技术团队的迭代能力。
市场认为小米集团的主要优势在于互联网营销,本文也较大篇幅分析了小米基于互联网搭建的商业模式优势,但我们发现小米集团的竞争力底色在变化,2023年8月,小米明确了“新十年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1)智能手机高端化超预期;2)汽车销量超预期;3)互联网业务盈利提升。
核心假设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2)新产品口碑低于预期
目录
TOCo1-2hz䓑端化探索,背后的商业模型与治理管理 6
小米效率模型演进: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制造“ 6
公司治理:从合伙人制度到设立关键委员会 10
新零售战略:整合后再加速 13
1.4小结 16
小米手机:高端化探索,做对了什么? 17
小米手机高端化之路 17
补齐零售:手机业务带动全品类SKU 18
升级OS与AI:全生态底座澎湃OS与原创架构 19
小米汽车:高端化里程碑,SU7首发告捷 21
硬件能打、流量添翼,小米SU7首发告捷 21
智驾:十倍投入,蕴含五大技术特色 24
高端化的接力:后续空间、服务与研发投入 26
小米互联网服务增长空间2倍 26
增加研发投入,严控运营费用 27
盈利预测与估值 29
分业务盈利预测 29
投资意见分析 30
风险提示 32
图表目录
图1:小米定价模式 8
图2:小米效率模型的演进的横纵轴示意图 9
图3:小米集团早期的组织架构(2018年上市前) 10
图4:小米集团2023年的组织架构 10
图5:小米新零售体系 13
图6:中国大陆区小米零售店数量(家) 13
图7:手机线下渠道模式对比 14
图8:小米之家的ROI 15
图9:一图小结小米第一阶段与当前商业模式的对照图 16
图10:小米手机出货量(百万部) 17
图11:小米手机系列分布 17
图12:2Q24小米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22.1% 18
图13:2020-2024年小米新零售的年度策略 18
图14:中国大陆区小米零售店数量(家) 18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ksxb.net/tnews/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