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苹果手机用户,你被坑啦!会员服务为何“同物不同价”?手机会员「苹果手机用户,你被坑啦!会员服务为何“同物不同价”?」


共青团中央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南方网《因为用苹果,所以就要多收钱?》(作者:郜小平、叶丹),上观新闻《用苹果手机?视频网站会员年费比安卓多花40元!》(作者:曹飞),微信公众号“王迷路和菜妹儿”(ID:Getrich78),中国之声。

导读

随着内容付费逐渐被网民所接受,成为付费会员也变得理所当然。但是近日有很多网友吐槽,在同一个网站或者APP上购买会员,安卓和苹果收费不同。


对此,网站方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苹果ID支付属于国际支付方式,需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


会员服务同物不同价?


有网友表示:


某视频网站会员费安卓和iPhone收费不同,iPhone年费248元,安卓登陆同一个账号年费178元。


对此,我们用不同的手机登录了某视频APP的会员充值界面进行测试。


用苹果手机登录时,发现在该视频APP内购买VIP会员,月费为19元,年费为218元。



而用安卓手机购买时,月费为15元,年费为178元。



有网友就此情况询问该视频网站客服,对方表示:


由于苹果ID支付属于国际支付方式,需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



很多网友表示不仅是视频网站充会员如此,其他平台也有类似情况。


例如,某读书APP安卓用户充值30元可得3000点,苹果用户50起充,充50元得3000点。

还有网友说用打车软件两者的价格也不一样:


我和室友从公司回家的路线是同一条路,每次打车她都比我贵七八元,因为她是iPhone,我是安卓。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惯出来的坑:


很正常啊!我用某平台订餐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商家同一个配送地点,iPhone的配送费就比安卓贵两三块,打客服说手机操作系统自带定位问题!


@字母芝麻街:


某音乐平台也是,不能2块买歌,至少充5块。  



@没事偷个懒吧A-:


我同学亲测是真的,而且下软件也会内存更大,慎重啊旁友!!!


不过有部分网友表示能接受这种价格不一情况,提到安卓的用户体验和管理规范不如苹果:

@LL刘铭浩:


这道理很简单啊。你只要用的是iPhone无论如何厂家都绕不过苹果。安卓机拿来随便刷一个纯净版系统就能避开中间商。更何况质量参差不齐的软件捆绑和广告等。买iPhone不就是为了避开这个么。


@惜明-他化哥哥乃真爱:


可是安卓app市场管理太混乱了。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吧,省下来的通道费是通过数据换来的。


@clinnol:


大概是因为苹果的APP上架更麻烦些,多花的钱就算在用户里面,赚点加班费了。



苹果用户为什么要多收费?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iOS系统内购买应用,苹果会进行抽成,“但实际上,定价权还是在企业手里,苹果并不能对定价施加影响,只不过是这些视频网站没有对收费去向进行专门说明。”


一直以来,根据《App Store审核指南》,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下述功能(如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或者提供完整功能版本等),则开发者必须使用软件内购买,由此,苹果可从中提取分成。


是不是因为苹果的抽成导致用户购买某些APP产品的价格更高?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介绍:


因为这种定价的话,苹果很多都是抽30%的,抽了这么多之后,对于开发者来说,实际上他的底线是一样的,我都是要赚一百块钱,那这样你要出30%,最终,一百块钱的东西可能就要到140多元,但是安卓现在的话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的抽成的体系,这样的话存在一些价格的差异性。


“对收费去向进行说明,实际上苹果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某视频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在iOS平台进行售卖的虚拟服务,苹果会征收30%的平台费用,且苹果平台对价格的数值有统一的档位,不允许随意定价。因此行业标准就是iOS服务普遍比安卓端定价略高,且不同公司同一类型的产品定价都如此。


对于同一产品在iOS端与安卓端的价格会有所不同的原因,某视频网站给出的回应是:不同的系统平台,在进行虚拟服务售卖时,对虚拟服务的定价规则有不同的约束和要求。


另一视频网站则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建议:因苹果支付需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用户可以在手机浏览器端或者其他非苹果端,如安卓手机、电脑网页端等购买爱奇艺会员,享有超值会员体验。


网站方有没有错?


有网友认为:


身边的朋友之前基本上都不知道有价格差别的存在,不论厂商是出于什么原因,至少应该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区别定价是否合理合法?律师表示:不算价格歧视,但伤害用户感情。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认为,就好比家电产品入驻商超要缴纳一定的入场费,苹果和安卓手机代表不同的两个渠道,消费者在不同的两个卖场遇到不一样的定价,这也比较常见。


“针对安卓和苹果用户的不同定价,不能算作价格歧视。”赵占领说,视频网站扣除苹果的抽成后,要保持一定的利润或至少保证不亏损,可以根据成本和收益关系进行市场定价。除非网站针对某个年龄段进行区别定价,否则存在价格歧视的嫌疑,但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至于是否要向用户告知明细,赵占领认为,实际上,企业一般都不会这样做。但他也认为,消费者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同样的服务,存在差别对待,容易让消费者感情受到伤害。


有媒体认为,网站这种不透明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正当权益:


同样的会员服务,只是因为购买平台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小的价差,单是网站这种不透明的行为就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正当权益。


从法理上看,网站与付费会员之间属于一种非常简单的合同关系,作为合同中格式条款的制定者,网站本身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提醒义务,应该向用户说明会员账号所适用的端口以及不同端口的收费情况,并使用醒目的提示性颜色和字体进行标注,以引起消费者注意。


另外,在付费过程中,不同平台的收费标准以及付费方式同样也应该显著标明。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网站会员的付费界面中,最显眼的还是单个平台的收费标准与支付渠道。消费者应该知道的重要内容总是出现在不起眼的地方,或者直接被隐藏掉。这种不透明的行为若不是被媒体曝光,也许用户至今都不会察觉。


延伸阅读

  

额外商业成本应不应该转嫁给用户?


同样的商品,老客户看到的价格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叫“大数据杀熟”;同样的服务,熟客没有任何捆绑,新客却不知不觉被强行搭售,这是“大数据欺生”。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电商、出行、票务等平台都存在这种价格不统一的现象。对用户来说,如果不是特别留意,一不小心就被“套路”了,为同样的产品付了更多的费用。


同样的,就因为我是苹果用户,我就要为同样的服务多付钱?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有违背定价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交易原则。


解决办法有两个:


一是苹果降低或者取消抽成,很显然,要让苹果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简直就是虎口拔牙的事。


二是商家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改进定价策略。苹果公司为视频软件提供了平台“展示”服务并从中抽成,至于抽多抽少那是“周瑜打黄盖”。而视频网站把平台抽成带来的商业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于法或许并无问题,于情于理却未必说得过去,至少使用户产生了一种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的受伤感。


对此,视频网站们应该整体统筹考虑iOS端和安卓端,重新制定一个相对平衡、合理的统一定价。虽然这有可能短期内增加自己的成本、降低自己的收入,但善待自己的用户,营造一个公平的消费环境,从长远来看对视频网站的发展是有利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来,电商平台比线下店面在渠道、人力等方面更具有成本优势,但很多商家也都逐步实现了线上线下统一定价,这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未来,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一个诚信、透明、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都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所应该追求的。


退一步讲,即使商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让利给用户,也应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因渠道不同而定价不同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但商家应该让用户清清楚楚地知道,由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具体到视频网站会员收费,实际上用户是可以有多重选择的,可以在手机浏览器端或者其他非苹果端,如安卓手机、电脑网页端等购买会员服务。也就是说,商家并没有给消费者一个便捷的价格参考或者明确告知,而是“隐蔽”加价,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多收了钱,这难道是合情合理的吗?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