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从科学角度来说,骨灰是什么?多年后又会变成什么?

咱们中国人一向安土重迁,讲究落叶归根,所以几千年来都是土葬。可是,考虑到土地紧张以及卫生因素,建国后又改为了火葬。那么,人死如灯灭,被烧成一把灰的尸体最终会变成什么呢?这篇文章,站长带大家一探究竟。


尸体火化的过程

在讲述骨灰的成分之前,我有必要先聊聊尸体火化的全过程:

第一步,当一具尸体被推进殡仪馆后,工作人员首先会检查尸体上有没有尸斑,防止人还没有“凉透”就被火化的情况。


第二步,比较讲究的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给尸体简单画一下妆,并缝合一下尸体的伤口,让尸体看上去“体面”一些。

有些家属会开追悼会,大概就是在化完妆之后这段时间。


第三步,开完追悼会后,工作人员会摘下尸体上戴着的手镯、耳环等首饰以及橡胶材料的饰品,以防燃烧不尽或者浓烟污染环境。

第四步,在尸体被推进火化炉之前,工作人员还会用刀片划开内脏器官,因为焚烧过程中内脏气压升高很容易发生器官爆炸。


第五步,工作人员会在尸体上撒上柴油或者汽油,目的是为了让尸体燃烧更充分,如果身材较胖可以省点油,如果身上没多少脂肪的话可能要用到七八斤柴油。

准备完善后,随着点火按钮的按下,一具尸体在2个多小时的历练后就成了一把骨灰。


有必要提一句,尸体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噼里啪啦的怪响,刚开始推行火葬制度时,很多人经验不足或者多多少少有些迷信,都说是死亡的人在焚尸炉里哭喊,把人吓的睡不着觉。

其实,这些噼里啪啦的声音都无非就是骨头在火里断裂的声音,脂肪燃烧的声音(和烤肉时滋滋的声音一样),以及尸体内的水在火中沸腾的声音,还有一部分声音是来自于未解剖好的内脏爆裂的声音......


第六步,尸体经过一到两个小时的历练成了骨灰,这些骨灰被运送到冷却塔冷却,冷却后,火化的工作人员会把没有燃烧干净的头骨和大腿骨等挑出来,这些坚硬的骨头会再经历一次捣碎和燃烧的过程,最终尸体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盒骨灰。

第七步,这个时候,家属就可以拿骨灰盒收集一下亡故人在这个世上的最后痕迹了。

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偷工减料”的话,一个成年人的骨灰大概是两到三公斤左右。


骨灰的成分及最终去向

在上述火化的过程中,尸体中的有机物质被烧干净,留下的都是无机物,而无机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主要是由钙、磷、氧、碳组成。

而骨灰中的钙和磷是肥料中的主要成分,如果你选择将这些骨灰埋葬在山野间,这些将成为植物生长的养料。


除了钙和磷外,骨灰中剩下的成分会有一部分溶解于雨水,进入大江大湖之中,变成水中植物或者鱼类的养料。

如果碰不到雨水的话,剩余的成分也可能会在地下环境中会逐渐溶解于地下水,然后作为溶液参与到岩石的形成及改造过程里,最终变成矿物及岩石的一部分。


总之,人的身体来自于大自然,最终还要给养到大自然。

看了这篇文章,你是否对人的最值归宿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呢?

此外,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不少人接受不了火葬,甚至有些封建思想的人认为火葬后无法投胎转世。那么,你认为除了火葬以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归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