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国际建筑圆桌预告 | 探索景观建筑的可持续未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周围的世界(TWA)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于2024年12月7日在上海举办“聚焦:多重地景”(IN FOCUS: LANDSCAPES)国际建筑圆桌


该项目以景观建筑为主题,将在中国艺术、建筑与设计领域代表性文化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并对公众免费开放(报名方式见文末)




活动信息


日期/Date

2024年12月7日,周六

December 7, 2024, Saturday


 时间/Time

下午2时-5时

2:00 - 5:00 PM


 地点/Location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剧场

The Power Station of Art, Auditorium on the 3rd floor


线上直播/Livestream

扫描下方二维码在我们的B站官方账号上观看直播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below to watch 

the livestream on our official Bilibili account




在此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学科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创想者汇聚一堂,交流讨论景观建筑及相关领域在气候危机背景之下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要角色,思考如何通过创新解决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聚焦:多重地景”活动由周围的世界(TWA)执行董事贾颂芙(Beatrice Galilee)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战略项目总监康碧娅(Béatrice Grenier)联合策划,邀请多位在国际相关领域内深具影响力的人士,就景观建筑和设计如何引领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以漂浮建筑应对洪水挑战,或将自然环境与大型文化建筑和谐相融。面对城市快速扩张、社会发展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聚焦:多重地景”活动将思考文化社群在扩大其影响力方面的职责。





演讲嘉宾

按姓氏字母顺序


昆勒·阿德耶米

Kunlé Adeyemi


昆勒·阿德耶米是一位尼日利亚建筑师、教授和发展策略学者。2010年,昆勒·阿德耶米于阿姆斯特丹创立NLÉ事务所,致力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在约鲁巴语中,“NLÉ”意为“在故乡”。该事务所致力于关注发展中国家城镇的快速发展,通过观察全球最富活力的中央城区,挑战城市发展中的惯常理念,提出创新、可持续的设计对策。昆勒·阿德耶米在尼日利亚城市拉各斯设计的“马可可漂浮学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并屡获殊荣,其中包括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银狮奖”。该项目以尼日利亚拉各斯潟湖地区的建筑结构为原型,逐渐演进成“马可可漂浮系统”:这是一种水上用途的预制建筑解决方案,至今已在三大洲的五个国家落地使用。这项备受赞誉的设计隶属于NLÉ事务所的大型研究项目“非洲水城”(African Water Cities)。昆勒·阿德耶米还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发展影响力人士超级小组”(African Influencers for Development Supergroup)成员之一。


图1:明德卢漂浮音乐中心 (MFS™ IV),佛得角 摄影:Kriolscope Ⓒ NLÉ 图2:马可可漂浮学校 (MFS I),尼日利亚 摄影:NLÉ Ⓒ NLÉ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坚信,地景是将自然元素巧妙融入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有效手段,旨在深化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将建筑视为连接人类与环境的纽带。正因如此,它作为一个平台,承载着应对气候挑战、城市化进程以及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



佩特拉·布莱瑟

Petra Blaisse


佩特拉·布莱瑟是一位生于英国的荷兰设计师,其创作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和展览设计等诸多领域。自1991年创立广受赞誉的Inside Outside设计工作室以来,佩特拉·布莱瑟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的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等多位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参与完成一系列涉及高难度技术的大型项目。工作室希望能令精心构思的设计与其所处环境保持对话、互相呼应,每一处空间皆是团队成员深入研究的成果。气候、声音和光线乃至时间的流动都成为激发灵感的创作工具。Inside Outside设计工作室参与的国际知名项目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花园、米兰树木图书馆(Biblioteca degli Alberi)和坦桑尼亚黑犀牛学院校园(Black Rhino Academy,与NLÉ事务所的昆勒·阿德耶米合作设计)。工作室正在推进的景观项目丰富多元,包括更新改造巴黎拉德芳斯半月城市公园(Demi Lune),以及为摩洛哥韦德伊西山谷(Vallée de L'Oued Issy)制定生态战略,充分体现其广阔的创作视野。布莱瑟还担任了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荷兰馆的总设计师。


图1: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卡塔尔 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与Marco Cappelletti Ⓒ 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图2:卡塔尔基金会总部,卡塔尔 摄影:Iwan Baan Ⓒ Inside Outside设计工作室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建筑不仅仅是建造供居住、工作、生产、聚会、表演和交易的建筑物,或是在地面上下构建错综复杂的基础设施,用精良或粗糙的结构填满从地底至天空的空间。它还涉及创造空白、规划空隙与视野,选择保留一些空间和场所,以供自然、人类及所有生命去呼吸、生长和享受。因此,建筑在体量与空隙、材料与空气、重量与轻盈之间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特性。建筑更是一种心态的体现,一种触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创造性智慧。它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具备保护、发明、预测、创造、扩展乃至摧毁的能力。换句话说,我认为,与建筑师围绕建成环境展开的对话,只有在将其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并将所有相关因素纳入讨论范畴时,才会变得真正富有意义!



曺敏碩

Cho Minsuk


曺敏碩是一位韩国建筑师,也是韩国首尔的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他曾就职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鹿特丹办公室,2003年创立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致力于深入研究21世纪建筑,从社会文化和城市研究的角度倡导更广泛的建筑讨论。该事务所的近期项目包括圆佛教苑南教堂、法国驻韩国大使馆、Osulloc茶博物馆、Osulloc茶园以及于伦敦肯辛顿花园为蛇形画廊展亭项目设计的 “虚空群岛(Archipelagic Void)”。曺敏碩在其职业生涯中屡获殊荣,曾于2014年担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韩国馆的负责人和联合策展人,该馆最终摘得“金狮奖最佳国家馆”桂冠。


图1:Choru项目,2003年。宝城郡,韩国 摄影:Yong-Kwan Kim Ⓒ 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 图2&3:Osulloc茶博物馆,2023年。济州岛,韩国 摄影:Yong-Kwan Kim Ⓒ 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建筑能够从地景中汲取诸多灵感。它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相反,它应当始终与周边环境保持对话,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乡村景观,两者都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整体性的理念,始终是我们实践的核心所在。


在建成环境中,建筑仅仅是故事的一部分。它并非最终的目的,而是对公共领域、社会以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贡献。尽管建筑关乎着这些宏大的命题,但它同样能够汇聚人心,在日益割裂的世界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刘家琨

Liu Jiakun



刘家琨是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也是最负盛名的中国当代建筑师之一。该事务所设立于刘家琨的家乡成都,业务涵盖大型总体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和艺术装置等诸多领域。


刘家琨格外关注社会现实、文化底蕴与地域文脉,擅于以当代设计手法诠释中国传统美学与民间智慧,传达出中国当代建筑罕见的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融激荡的卓越品质。他始终秉持着对满足人们需求的纯粹信念,不断探究建筑中的适宜技术。他的许多作品阐明了中国民众公共生活与城市文化空间相互交织的关系。该事务所已呈现众多广受赞誉的知名项目,包括西村大院、二郎天宝洞区域改造、文革之钟博物馆和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刘家琨主持设计的作品曾被选送威尼斯艺术与建筑双年展(2015年和2016年)等众多国际展览。2018年,他还受邀主持设计了蛇形画廊北京展亭。



图1&2: 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鸟瞰图,中国 摄影:文沛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环境,景观,建筑,室内本是场所建造的一体多面,是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如果无视这一事实,只是从专业分工的角度上进行切分,多数情况下常常造成各专业的空间割据和交接盲区。由于各执一面,理念相悖和旨趣冲突的情况在所难免,最终导致合力的削弱甚至相互扺消,从而使整体品质受损,无人因此获益。


我来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并不清楚自己会获得什么,但至少可以期望能够了解各个专业的侧重和视角,这也许有助于我在以后的设计达到更好的交融。无论如何,交流总是会使人获益的。



安德拉·马丁

Andra Matin


安德拉·马丁是雅加达andramatin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也是享誉国际的印度尼西亚建筑师之一。这家事务所已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完成一百余个项目,旨在促进全球与本地之间的对话,通过现代化途径延续传统工艺,支持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和材料。安德拉·马丁的最新装置作品“Elevation”聚焦深受印尼热带气候影响的当地建筑风格,与另一位建筑师的作品共同荣获2018年第16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参展人特别提名奖”。安德拉·马丁屡获殊荣,曾于1999年、2002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多次荣获著名的“印度尼西亚建筑师协会奖”。由他主导设计的巴纽旺宜机场航站楼摘得2022年“阿迦汗建筑奖”桂冠。


图1:Titik Dua酒店,印度尼西亚 摄影:Adi Wiwid Ⓒ andramatin建筑事务所 图2:巴纽旺宜机场,印度尼西亚 摄影:Mario Wibowo Ⓒ andramatin建筑事务所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在剖析项目及其文脉时,地景无疑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潜力场地。保护现有的地景,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场地的回应,更为该区域乃至更广阔的城市天际线,创造了和谐共生的建成环境。


我坚信,公共论坛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观点,围绕建筑与设计展开讨论,有助于我们接触全新的视角,从而欣赏到建筑与设计领域的多样方法与风格。这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建筑创造中‘文脉’(context)这一重要方面提供了方法。




安妮·萨法良

Ani Safaryan


安妮·萨法良是一位建筑师兼城市规划师,目前就任于DnA建筑事务所。DnA建筑事务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徐甜甜创立,其宗旨是通过“建筑针灸”概念振兴中国乡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倡导以小而精准的干预方式为当地社区带来深远影响。事务所从研究背景与需求入手,通过规模不同的各种项目,打造同时满足物理和社会需求的空间。在徐甜甜理念的引领下,DnA建筑事务所力求设计出能够适应、参与并融入当今社会复杂环境的建筑,为用户和社区提供全新可能性。DnA建筑事务所曾荣获多项殊荣,包括2006年和2008年“WA中国建筑奖”,以及第14届“国际可持续建筑奖金奖”。目前,该事务所正在徐甜甜的家乡——莆田沿海的湄洲岛开展新的博物馆项目。


图1:缙云石宕,中国 摄影:王子凌 Ⓒ DnA建筑事务所 图2:湄洲岛,中国 摄影:王子凌 Ⓒ DnA建筑事务所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多重地景’这样的项目为我们的实践打造了一个重要的舞台,使我们得以与同行及更广泛的公众分享经验,并就当今建筑师的角色展开讨论。这一角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创作’,而是超越了单纯为人类建造建筑的范畴,它更关乎我们与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在不损害景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干预的可能性。






“聚焦:多重地景”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TWA)成为全球文化合作伙伴(Global Cultural Partnership)后推出的系列项目的最新活动,旨在团结国际建筑社群,共同探讨关键议题。在此系列合作计划中,“聚焦:激进的修复”(In Focus: RADICAL REPAIR)项目已于2023年米兰三年展成功落幕;周围的世界(TWA)年度峰会今年早前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期间,双方还举办了一场联合策划的专题研讨会。


12月7日,“聚焦:多重地景”将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启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2013年起开启“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展览,举办了一系列研究项目。这场活动也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PSA长期合作的延续。





本次活动对公众免费开放,

时间为下午2时至5时。

席位有限,需提前报名参与,

请扫描下方小程序二维码报名参与。




关于周围的世界

About The World Around


周围的世界(TWA)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建筑和设计领域革新理念的非营利组织,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议题。周围的世界(TWA)通过与各大国际机构密切合作,策划并举办国际会议、活动和气候倡议,包括其著名的年度峰会、“聚焦”巡回项目和“青年气候奖”(Young Climate Prize),从而促进积极对话和行动,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做出贡献。



获取更多信息请前往:

www.theworldaround.com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卡地亚基金会巴黎展览 


🔎  新展来袭 | 织光者—奥尔加·德·阿马拉尔



点击 阅读关注我们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