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1.奋斗目标: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目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2.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我国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抉择;

当代中国的最鲜明特色:

 

5.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6.总目标、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7.核心、重心:

创新体系的核心:科技创新

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

 

8.制度、战略、方略、基本国策、方针: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战略:

科技发展方面: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方面:城乡一体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人口素质不高——战略(3个):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基本国策:

针对人口基数大——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基本国策(2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9.关系: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10.目的:

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1.基础、基石、重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合作添动力,壮大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12.创新:

第一动力:创新;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创新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13.法治:

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和善治;

 

14.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比较: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48)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

 

15.本质: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48

 

16.根本途径: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17.形式:

人民民主的形式:选举和协商;

民主选举的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民主决策的形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给群众提供反映的途径;向上一级反映群众民情民意;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18.人民: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政府的宗旨:为人们服务;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

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9.特点:

我国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还呈现增曲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20.灵魂、精髓、内核、精神纽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21.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2.最高利益、根本利益:

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八课  关键词

1.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两个百年目标:

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