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咖啡时用什么水?其实,冲泡咖啡时水的选择非常重要。
1、咖啡和水的关系
一杯咖啡液由99-98%的水组成,剩下的1-2%据说是咖啡成分。由此可见,水是咖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仅水的光滑度和质地会根据水的类型而变化,而且萃取的咖啡成分也会根据硬度而变化。
2、关于水的硬度和类型
根据水的硬度和类型,泡出来的咖啡味道有何不同?
硬水和软水
硬度根据矿物质中所含“钙”、“镁”的含量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每升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将水的硬度分为四级:
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高、TDS数值越高。(TDS:水中总溶解性物质的浓度,主要反映的是水中Ca2+MG2+Na+K+等离子的浓度)。
YSCA建议冲煮咖啡水的TDS值在75-250ppm之间。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值,不是固定的。
软水口感顺滑,没有任何难闻的味道。
硬水钙、镁含量较高,质地坚实,味道略显独特。
国内的自来水普遍都是中硬度水,这主要是水中含有部分碳酸钙的原因。
3、什么水适合泡咖啡?
“软到中软矿泉水”是最适合冲泡咖啡的水。
由于水的硬度而产生的味道差异
一般来说,水的硬度越低(软水),咖啡的浓度越低,硬度越高(硬水),咖啡的浓度越高。
(也就是说水中的钙镁离子少,萃取出咖啡风味物质就较少; 钙镁离子多,会容易萃取出咖啡不好的物质。)
这与咖啡成分与水成分发生反应而导致口感和风味发生变化有关,而水的矿物质含量越硬,这种倾向越强。
一方面硬水很容易导致过度萃取。
另一方面,在硬度接近0的超软水的情况下,萃取出的成分并不多,得到的咖啡会比较寡淡。
由此可以说,“软水到中软水”适合冲泡咖啡时所用水的硬度。
味道因水的种类而异
国内的自来水一般是中硬水,不利于直接饮用, 自然也不适合用来萃取咖啡。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未去除干净的氯元素,会带来奇怪的味道,且矿物质含量过高(>250ppm)容易产生杂味。
如果您使用自来水泡咖啡,可以将其煮沸。一是可以去除氯味,二是水烧开之后水中的部分钙镁离子(碳酸钙)会在高温之下结晶化,水质会得到软化。
另一方面,大多数的矿泉水(软水)的味道和气味较少,可以直接用来直接泡咖啡。
因此,可以说大多数矿泉水(软水)是最适合冲泡咖啡时使用的水种。
常见水TDS
1、纯净水TDS=0ppm(娃哈哈之类)
这类水中因为没有钙、镁离子,很难萃取出咖啡丰富的物质。冲煮出来的咖啡酸味突出、甜感低、醇厚度低。
2、矿泉水TDS在50~80ppm(农夫山泉之类)
这类矿泉水冲出来的咖啡酸味比纯净水柔和,甜感明显,醇厚度高、余韵悠久。所以大多数矿泉水是推荐用来冲煮咖啡的。
3、矿泉水TDS大于300ppm(依云之类)
高端矿泉水的TDS大多是大于300,有高的甚至接近1000。用这类高TDS水冲煮咖啡,杂味涩味很容易会被萃取出来,有的甚至会有咸味,所以,这类水并不推荐使用。
4、适合冲煮咖啡的水的理化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总溶解固体(TDS):表示水中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适合冲煮咖啡的水的TDS值理想化建议在125-175 ppm之间。
2.水的硬度:主要由钙(Ca^2+)和镁(Mg^2+)离子的浓度决定。理想的冲煮咖啡水的硬度通常在 50-175 ppm之间,这有助于提取咖啡中的风味。
3.酸碱度(pH值):理想的pH值范围是6.5至7.5,接近中性,有助于平衡咖啡的酸味和苦味。
4.碳酸盐硬度(KH):也称为碱度,是指水中碳酸氢根(HCO3-)的浓度,影响水的 pH缓冲能力。适当的KH值有助于维持冲煮过程中 pH值的稳定。
5.钙硬度:钙离子(Ca^2+)对咖啡的提取有积极作用,适量的钙可以增强咖啡的醇厚度和口感。
6.镁硬度:镁离子(Mg^2+)也对咖啡的提取有影响,但通常认为其影响小于钙离子。
7.氯含量:理想情况下,冲煮咖啡的水应不含氯或氯含量极低,因为氯可能会对咖啡的风味产生负面影响。
8.钠含量:水中的钠离子含量不宜过高,因为钠可能会使咖啡带有不愉快的咸味。
9.硅含量:虽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考虑,但有些情况下,水中的硅含量也会影响咖啡的风味。
10.铁和其他重金属: 这些元素应尽可能低,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咖啡的口感和安全性。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水质测试套件或专业实验室测试来确定。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ksxb.net/tnews/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