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有关健康的话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不生病就是健康吗?这样说,有点太狭隘了。
健康的准确定义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身体健康的十项指标。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可知,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标准的饮食量大概在1600-2400kcal。也就是一个成人每人每天应摄入谷、薯、杂豆类食物250-400g,而老人的话,因为肠胃功能减弱,则不应该超过350克。
全谷物(包括杂豆类)50-150g,新鲜薯类50-100g,每人还应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深色蔬菜应占总体蔬菜摄入量的1/2以上。此外,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摄入120-200g,禽肉40-75g、水产品40-75g、鸡蛋1个(50g左右);每天还应摄入相当于鲜奶300g的乳类及乳制品,而大豆和坚果制品摄入量为25-35g,其中坚果每周70g左右。而烹调油每天应不超过25-30g,盐摄入量不超过6g。
如果出现多食多饮,而且体重下降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甲亢;如果食量减少 ,每天摄取的食物不到250克,持续时间比较长,就要考虑是否患有炎症或者恶性肿瘤了,要及时检查。
体重指数简称BMI,这是一个用身高和体重来估算是否肥胖的指标。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身高体重不协调也不会给人以美感。
体重的变化,会直接反映身体长期的热量平衡状态。可以参考BMI指数,看自己的体重是否超标,因为每个人的骨骼大小存在差异,单纯的标准体重不一定适合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最佳体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重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例如身高1.6m,体重50kg,其体重指数BMI=50÷1.6^2=19.5。中国成人居民BMI衡量标准是小于等于18.4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肥胖可以导致人体代谢异常,增加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的负担,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生几率。
如果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快,人明显消瘦,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胃肠系统等疾病;
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增长,一方面和你的不健康饮食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和高血脂、甲减、糖尿病有关。
正常人的体温应该为36℃~37℃(腋窝),超过37℃就可以确诊为发烧。
除了发烧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称为“低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
一、腋测法,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
二、口测法,正常体温范围是36.3-37.2℃。
三、肛测法,正常体温范围是36.5-37.7℃。
三种方法测量体温结果准确,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目前应用仍十分广泛。此外,也可以用红外额温计或耳温计测量体温,耳温正常值为35.7-37.7℃之间,额头温度正常值为35-37℃。
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而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一般24小时内下午体温比早晨要略高,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饱餐后体温也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
“低体温”常出现在高龄老人,长期营养不足的患者身上,甲减或者时常休克的病人,也会有这种情况。
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标准脉搏应该为每分钟60~100次(注:运动员的脉搏可能低于这个标准)。大多数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等同的,只有极个别情况下脉搏和心率不等。老人心跳一般会略低于标准数,不过,只要能保持不低于55次/分钟,就算是正常的。
如果出现脉搏过速、过缓、有间歇、脉搏较弱、时快时慢,这均表示,可能心脏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平时心跳较慢,突然增至80~90次每分钟,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潜在疾病,需要马上就医检查。
正常情况健康人的呼吸应该是平稳,有规律的,呼吸指标是在每分钟16~18次左右。对于年龄在7周岁以下的儿童,其年龄越小,其呼吸频率相对比成人就越快。对于老人来说,心肺功能减弱,运动后也可能会有心悸气短的症状,不过,如果休息后,症状缓解,就是正常的,并不是疾病的表现。
如果呼吸急促、大喘气、或者气不够用,时快时慢,胸闷,憋气等现象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多见于哮喘疾病;胸闷、憋气多见于心脏疾病。总之,呼气指标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指标来分别分析,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健康人的排便次数每天或者隔天一次。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黄色软状。
高龄老人,饮食少、运动少的,2~3天排一次便也是正常的。只要排便畅通,大便不干,就不是便秘。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超过3天还没排便,而且排便困难、排不尽、大便发干,这就是便秘了;
如果每天排便超过三次,并且大便不成形,便稀,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得了腹泻了。
结肠炎也可以通过大便检查出来。一般来说,患有结肠炎的病人,会有便血、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
尿量是反映人体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起到排出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正常成人每次尿量在200-400ml,24小时尿量在1000-2000ml。2~4小时就要排尿一次(夜间除外)。不同年龄的儿童正常尿量不同,而尿量异常主要分为多尿、少尿、无尿等。
1、多尿:多尿的标准为成人24小时尿量>2500ml,多尿既有生理性原因,如由于水分摄入过多,出现的夜间失眠性多尿,以及应用利尿剂和某些药物等所致,也有病理性原因,如由于糖尿病、尿崩症等内分泌性疾病,以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多尿期等肾脏疾病所致;
2、少尿:少尿的标准为学龄期儿童和成人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新生儿尿量每小时<1.0ml/kg,婴幼儿每日排尿量<200ml,学龄前儿童每日尿量<300ml等为少尿。可能是由于大量出汗、喝水少等生理性因素所致,病理性因素多见于休克、心力衰竭、脱水等情况,还可能是由于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导致的少尿;
3、无尿:无尿的标准为成人24尿量<100ml,或12小时无尿液产生,新生儿每小时尿量<0.5ml/kg,其他儿童每日尿量<50ml。多见于急性肾衰、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引起的尿路梗阻,或神经性膀胱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所致的少尿。
健康人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少许泡沫。
如果小便黄中带红,就要考虑尿路感染的情况;
小便呈蓝绿色,多见于绿脓杆菌感染;
血尿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或者结石等;
尿频、尿急,这种情况就不用说了,是前列腺疾病的典型症状。
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成人的血压应该是不超过140/80毫米汞柱。
对于老人来说,血管壁弹性降低,体内垃圾积累过多,需要心脏加大压力,才能保证正常的血氧供应,所以血压会上升。
不过要注意,老人的收缩压不应超过160毫米汞柱,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可以判定为高血压,不管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都应吃药。
如果单纯的是舒张压过高,需要去医院检查,切忌私自用药。
一般来说,成人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8小时,睡足8小时不是标准,而是应该以起床时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作为标准。
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人群,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
10~18岁的人群,要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18~50岁的人群,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即可;
50~70岁,每天只需要5~6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
对于老人来说,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不能硬性规定每天要睡多久。只要睡醒后,白天有精神,无疲劳感就可以。
另外,建议老人要养成午休的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体精神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一直坚强,感情丰富,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健康人应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的情感、敏捷的行动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以及上面的“三良好”,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身体有隐疾了。
大家快来对照看看自己的这些指标是否合格吧!有了健康上的小问题要及时发现治疗,否则可能形成大隐患!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ksxb.net/tnews/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