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1: 国际校区是中外合作办学吗?
A: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我校国际校区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范式,立足中国实际,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一流的国际化教育。同时,我校国际校区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与54所全球合作院校开展超70个各类跨境交流学习项目,包括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研衔接项目、本博衔接项目等供学生选择。
Q02: 国际校区采用什么方式招生?
A: 国际校区采用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
Q03: 国际校区招生与其他校区有什么不同?
A: 国际校区所有专业通过综合评价录取,在提前批或特殊类型批次填报;其他校区通过非综合评价录取,在第一批次或本科批次填报为主。
Q04: 国际校区2022年招生规模是多少?
A: 2022年,国际校区计划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5省招生450人,具体分省招生计划见报名系统。
Q05: 综合评价招生专业?
A: 参考下表:
Q06: 各专业都属于哪些学院?
A:
Q07: 综合评价招生报名条件?
A: 报名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Q08: 综合评价报名时间和方式?
A: 考生须于5月7日18:00前登录“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综合评价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具体以各省招生简章为准)。
Q09: 综合评价材料提交要求?
A: 须于5月7日18:00前如实提供以下材料并上传报名系统。考生须确保网上提交的材料扫描图片真实、完整清晰,否则报名无效。
考生提交完上述材料后,还须下载打印申请表,申请表每一页经考生本人和中学负责人签字、中学审核盖章后扫描上传,确认报考(具体以各省招生简章为准)。
Q10: 此次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与其他校区有不同吗?
A: 毕业证、学位证与我校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都是一样的,均由华南理工大学统一颁发,无区别。
Q11: 普通批次的考生可以报考综合评价里面的专业吗?
A:不可以,此次综合评价招生专业不在普通批次招生。
Q12: 综合评价招生可以报多所学校吗?
A: 报名阶段我校不限制报名高校数量。
Q13: 报了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还可以报综合评价招生吗?
A: 报名阶段可以,正式报考志愿阶段以各省考试院文件为准。
Q14: 高考报名号是什么?
A: 14位高考报名号,广东考生在10位报名号前添加2244即可。如有遗忘可咨询班主任。
Q15: 往届生可以报名综合评价招生吗?
A: 可以。
Q16: 是否需要个人陈述?
A: 需要个人陈述,在系统内填写提交即可。
Q17: 是否需要专家推荐信、单科排名?
A: 我校不需要以上两项内容。
Q18: 上传的奖项必须是高中阶段的吗?初中阶段的可以吗?
A: 必须是高中阶段,初中阶段不可以。
Q19: 综合素质档案必须上传吗?
A: 上海、浙江、广东考生可简表或精选上传,若无则不用上传。江苏、山东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由所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提供,考生不用再单独上传。
Q20: 有一次期末考试没有参加,成绩如何填写?
A: 如实填写,没有参加考试则填“0”或“无”。
Q21: 基本信息里面的高考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的最好成绩怎么填写?
A: 浙江考生填写首考成绩,其他省(市)考生填写“0”,该项目不纳入考核范围,故不做强制要求。
Q22: 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如何填写?
A: 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成绩请根据所在省市情况,如实填写A+、A、B+、B、B-、C+、C、C-、D+、D、E、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或者分数。
Q23: 未参加/尚未进行的模拟考试成绩如何填写?
A: 如实填写,填写“0”或“无”。
Q24: 填写外语成绩时显示格式错误是怎么回事?
A: 报名系统不识别小数点,可以四舍五入。
Q25: 信息确认失败是为什么?
A: 信息未填写完整。不要求填写的信息需填写“0”或“无”。
Q26: 英语能力证明材料扫描件是否必须上传?
A: 非必须,若无则不用上传。
Q27: 活动图片是否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的佐证材料?
A: 佐证材料最好是具有代表性的、获奖的、参加证明之类且有证明公章。
Q28: 系统填报完,确认报名后,发现资料有错误,是否还可以修改信息?
A: 确认志愿后,不能修改信息。若需修改,可在报名截止日前取消报名,再次填报志愿后还须下载打印申请表,申请表每一页经考生本人和中学负责人签字、中学审核盖章后扫描上传,确认报考。
Q29: 申请表必须由考生本人和中学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所在中学公章吗?
A: 是,申请表每一页由考生本人和中学负责人签字、中学审核盖章后扫描上传,确认报考。
Q30: 申请表上加盖学校公章是否可加盖学生处或者教导处的公章?中学负责人签字是必须校长签字吗?
A: 学校统一即可。
Q31: 如何确定报名完成?
A: 志愿状态为“待审核”。
Q32: 综合评价初审资格怎么认定?
A: 我校将组织专家对所有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初审,于6月9日左右择优确定初审通过考生名单,并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予以公示。
Q33: 综合评价测试时间和测试内容是什么?
A: 我校将于6月中旬组织学校考核,含机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机试: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我校将根据机试成绩划定面试资格线,入围面试的考生名单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予以公布。
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沟通与团队协作、创新潜质与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我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相关规定,严格遴选面试专家组成员,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组织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公平公正。
体质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不合格者无入选资格。
学校考核成绩=机试成绩(百分制)*70%+面试成绩(百分制)*30%。。
Q34: 综合评价考核成绩何时公布?
A: 学校考核成绩于6月中下旬公布,获得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可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
Q35: 综合评价志愿填报方式?
A: 除江苏外、获得入选资格的考生必须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未填报者无录取资格,具体填报批次如下:
省 份
批 次
上海市
本科提前批第一顺序
江苏省
以招生简章为准
浙江省
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
山东省
普通类提前批第一次志愿
广东省
提前录取批次“特殊类型招生”
Q36: 综合评价成绩如何计算?
A: 综合成绩=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60%+学校考核成绩/100×高考总分×30%+高中学业水平折算成绩×10%;其中高中学业水平折算成绩详见各省市招生简章。
Q37: 综合评价如何录取?
A: 考生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须达到各省本科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根据考生高考志愿和招生计划数,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预录取名单。
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专业志愿及我校在各省市的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和计划数,按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当综合成绩相同时,按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排序原则排序。
当专业计划未满额时,在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调剂。若未能满足专业志愿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不符合录取要求,或服从调剂的专业计划数已满额,将不予录取。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续本科批次投档与录取。
Q38: 录取时专业如何调剂?
A: 广东、上海组内调剂。江苏、浙江、山东为传统志愿,满足选考科目要求及录取要求可在综合评价专业内调剂。
Q39: 综合评价招生未被录取影响本科一批的志愿填报吗?
A: 未被录取者,不影响后续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相当于给考生提供了多一次入读的机会。
Q40: 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对色盲色弱等有什么特殊要求?
A: 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其他专业没有特殊要求。
Q41: 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是否允许转专业?
A: 学生可在国际校区内有条件的转专业。由于招生录取方式不同,国际校区学生不能转入其他校区各专业。其他校区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二次选拔进入国际校区。
Q42: 国际校区学生发展前景?
A: 国际校区学生将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
毕业时,学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考研在国内高校继续深造;由于具备在地国际化教育背景,毕业后在境内外深造的机会相对更大;学生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考取公务员、进入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世界五百强企业等。
Q43: 国际校区都有哪些收费项目?
A: 校区收费项目主要有学费、住宿费以及代收教材费等。2022级学生学费:9.5万元/生·学年,住宿费:1600元/生·学年(四人间,水电费、网络费另计)。
Q44: 国际校区生活费用?
A: 依个人消费习惯不同,一般在1200~1600元/月。
Q45: 咨询方式?
A:
(1)咨询电话:
(2)高招咨询QQ群:
(3)其他联系方式
传 真:020-87111502
电子邮箱:admit@scut.edu.cn
官方微信: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scut_zsb)
招生网站:http://admission.scut.edu.cn/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ksxb.net/tnews/1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