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怎么涨上来的,怎么跌回去?小麦又令人捏把汗!小麦手机「怎么涨上来的,怎么跌回去?小麦又令人捏把汗!」

怎么涨上来的,怎么跌回去?小麦又令人捏把汗!小麦手机「怎么涨上来的,怎么跌回去?小麦又令人捏把汗!」

所以牌都明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第一,小麦供大于求是常态。

这可以说是小麦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压在小麦头上最大的大山。

前两年麦价动辄1.5元、1.6元,但这是有必要条件的,那就是玉米价格上涨,导致大量小麦流入饲料替代领域,使得小麦供需紧张。

但自从玉米大跌以来,将一众替代都挤了出去,小麦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小麦丰产增收,供应增加,这个必要条件也就不再具备了。

小麦饲用替代大幅下降,大量小麦重新回归到面粉需求中,所以小麦的供大于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储备小麦虎视眈眈。

去年小麦启动了增储,确实给了市场不少信心,但要知道的是,小麦真正的“心腹大患”是中央及地方各级储备小麦的疯狂拍卖。

前两年的剧情依然历历在目,今年也不会例外,就拿这次小麦下跌来说,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储备小麦借势拍卖,增加了小麦的供应,导致麦价下跌。

第三,小麦市场的心态不好。

如果说玉米或许还有一些机会的话,小麦可以说是非常渺茫,因为比起玉米,小麦的市场情绪要更低落。

由于年后往往是储备小麦轮换高峰,所以市场对春节后的小麦预期普遍较差,因此当麦价稍一上涨,部分持粮主体更倾向于清仓,即便是并不一定盈利,但由于年后风险更大,所以也更愿意走货。

所以,当整个市场被这种悲观情绪笼罩的时候,小麦是很难走出什么大行情的。

那么,问题来了,小麦会大跌吗?

至少年前来看,小麦再向下的空间是有限的。

原因一是当前是面粉走货的高峰期。

面粉走货加快,面粉企业对小麦的需求也就会增加,而且按照一般规律,当小麦跌到一定程度后,市场抗价情绪增加,于是小麦上量减少,面粉企业只能提价促粮,那么小麦的跌势也就止住了。

再加上此时也是备货高峰,所以也限制了小麦的下跌幅度。

原因二是政策托底明显。

虽然说拍卖仍然在加码,并且不乏万吨级别的大单,但是政策托底的意愿也十分明显。

去年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到,要把粮食安全放到首位,所以去年小麦开启增储也是配套动作之一。

而到今年政策意图肯定还会延续,稳定小麦市场。

此外,从目前小麦的长势来看,普遍较好,所以也有机构预测,2025年启动最低收购价托市的概率较大。

这也意味着,一旦托市收购启动,那么小麦行情将围绕在托市价格附近波动的概率较大,所以总体小麦筑底作用明显,也会限制小麦下跌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