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或者说智能通讯设备,发展到现在也已经 30 年了(IBM Simon),虽然大家对于智能的定义不断在刷新,但咱们也可以细数一下,这里面有哪些特质,是 30 年都过去了,它也不曾改变或者说一直在延续的。
我先提几个点你们看看哈,比如连接互联网的能力、PDA 的功能、独立的操作系统、强大的性能,还有各种个性化的定制等等,这些都是我觉得在智能手机上一直存在甚至是持续加强的。
PDA 的全称是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这是苹果的第一台 PDA,看完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跟三星的 Galaxy Note 系列有点像?又或者说,现在的商务旗舰是继承并延展了 PDA 的这部分属性。
没错,这就是咱们这期要聊的主题了:商务旗舰。
说到商务旗舰,你最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皮质、手写笔、大屏幕、大?我最先想到的是折叠屏,你有没有感觉折叠屏是自带商务气质的,随着这种新形态的出现,连心气儿都快要没了的商务旗舰好像一下子又活了过来。
这次呢,我们就把三星 W23、华为 Mate X2 和 vivo X Fold+ 这三款主打商务的折叠旗舰放在一起,从硬件性能、软件体验和购买建议三个方面,去剖析大家对商务旗舰的核心诉求,以及这三款产品在这些诉求上各自的解法和表现,最后来看看谁的完成度和匹配度是最符合商务定位以及它们的目标用户的需求。
为啥不选 Mate Xs 2 呢?因为在我的内心里,我一直都觉得内折才是未来。
既然带了「旗舰」两个字,那硬件配置上必须得顶起来。
SoC 方面,骁龙 8+ 肯定是要比麒麟 9000 更好的;
三款机型只有 W23 是 16GB ,vivo X Fold+ 是 12GB,华为 Mate X2 是 8GB;
屏幕尺寸三者都差不多,都是内屏 8 英寸左右外屏 6 英寸左右,不过三星和 vivo 都是 120Hz,华为是 90Hz。
实际的测试结果是这样的,先看我最重视的亮度和色准哈,三者的手动最大亮度,三星和 vivo 都在 500nits 以上,华为要稍差一点点,只有 488nits,但在激发亮度上华为的差距就被拉开了;
色域色准方面,三星还是一贯的放开风格,内外屏 121.8%、105.5% 的 P3 覆盖率和 8.48、6.65 的 DeltaE 表现确实很一般,相比之下华为和 vivo 就要好的多。我还是那个观点啊,色域是越接近 100% 越好,色准最好是在 5 以下,越小越好。
屏幕部分综合来看的话,还是 vivo X Fold+ 要更稳一点。
到了一万以上这个价格区间,哪怕是高收入的商务人群,挑选产品的时候也会更加谨慎,那外观设计和配色工艺就会是很重要的参考维度。三星 W23 是沉稳老成的黑金配色,vivo X Fold+ 有晴山蓝、梧桐灰、华夏红三种选择,华为 Mate X2 是七种颜色(瑞红、墨黑、锦白、冰晶蓝、冰晶粉、釉白色、亮黑色)。
后壳材质上三星是陶瓷、华为是玻璃、vivo 是素皮。单就颜色的搭配上,三星的目标受众要更成熟,华为和 vivo 的风格是更年轻和时尚。
社交、办公和差旅可以说是商务人士的刚需使用场景,如果说外观设计满足了社交属性,那对于剩下的两个场景来说,续航和充电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三款机型里 Fold+ 最重,超过了 300g,但它的电池容量和快充瓦数也是最大的。
我们也测试了它们的充电和续航,结果跟我预想的差别还蛮大的。都是只用内屏的情况下,搭载麒麟 9000 的华为 Mate X2,5 小时剩余电量只有 26%,当年那颗在功耗上强压骁龙 888 一头的神 U,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咱们再看搭载骁龙 8+ 的三星和 vivo,表现那叫一个稳。
充电方面,X Fold+ 的速度最快,32 分钟充满,Mate X2 和 W23 表现就要差上不少,一个是 55 分钟,一个是 59 分钟。
再就是劳逸结合里的「逸」了,折叠屏玩游戏不得不说,视野是真的好,还自带“防沉迷”,你说这多贴心呐。
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大家都拉不开差距,原神的表现上华为和 vivo 的平均帧率要更高,三星降频了,但在抖动上华为又是最多的,背面的发热也是它最高,综合下来还是 vivo X Fold+ 要更均衡。
还有就是解锁和安全方面,三款机型里三星和华为都是侧边指纹,只有 vivo X Fold+ 是屏下指纹,我肯定是推荐 vivo,用过就回不去的解锁体验。
还有铰链,华为和 vivo 都是水滴形,三星是 U 型,都 2023 年了,选哪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折叠屏手机的软件适配一直是个问题,但这也是整个产品品类要去协同解决的事情,单靠某一个厂家顶多是定向优化,力量太弱了。所以咱们现在聊软件,更多还是得在特定场景里,给它加个限定,再来做对比和分析。
比如办公场景,平时开个会投个屏什么的,三款机子都能胜任,这里 W23 做得更全面一点,这个 Smart View 可以直接把手机画面投屏到屏幕上,甚至还可以用 DeX 模式投屏当 PC 来用;
华为也有类似的桌面模式;
vivo 虽然没有桌面模式,但它这个后台投屏功能,也能做到投屏画面和手机互不干扰。
这里 X Fold+ 还有个演讲者模式,讲 PPT 的时候还挺好用。
开会的时候想要做记录,如果你喜欢写写画画,那搭配 S Pen 的 W23 体验是最好的,但槽点就是这支笔没地方收纳。
华为和 vivo 的原生笔记本都是支持云同步的,但在 Mate X2 上做会议笔记,跨设备同步也得是华为的平板和电脑,华为生态嘛,合理。
vivo 这边就没这个包袱,笔记可以在任何 Windows 电脑,甚至是苹果电脑同步,还有日程、相册之类的,甚至可以在 Mac 电脑跨屏协同、拖拽文件,目前国内愿意这么干的安卓厂商好像也就 vivo 一家,其他的厂商们,要赶紧跟进啊。
还有多任务处理能力,这个在商务人士眼里也特别重要,你像分屏模式,X Fold+ 三指上滑可以直接呼出;
W23 这边要在多任务后台长按应用才能激活,但你可以左右或者是上下更灵活的分屏;
Mate X2 就更麻烦了,需要像这样侧滑停顿,调出应用栏,再按住图标拖出来实现分屏,期待鸿蒙下一版能简化一下。
你再像「平行视界」,Mate X2 和 X Flod+ 都支持得很好,但三星 W23 还是得靠插件来实现,而且还不好用。
不过 W23 也有个本地化功能做得不错,就是应用分身,这个对于不止一个手机号和微信的商务人士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当然这个功能在 Mate X2 和 X Fold+ 上早就有了。
哦,对了,有一点三星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它能跟 Windows 笔记本原生互联,直接在电脑上运行手机上的软件,这个还是蛮省心的。
还有悬停,这个太实用了,你可以放在桌面上看视频、开视频会议,还有聚会合照之类的,都很方便,可惜的是华为 Mate X2 不支持。
这么一看,虽然形态上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差别还是不小的,这也导致了不同的商务人群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最终就会挑选到不同的产品。
比如 W23,如果你平时喜欢书写和做笔记,它就很适合。不俗的屏幕还有防水,而且是隶属「心系天下」的产品线,有比较完整的电信增值服务,适合电信的商务用户,但在系统功能层面的本地化上还是欠了点火候。
vivo X Fold+ 开放的生态这里就不多提了,它还有个其它折叠屏都没有的功能,就是机身侧面这个实体静音键,这个是真的有用,特别是一些正式场合里。
总的来说,它适合的商务人群会相对更广一些,特别是用 Mac 电脑的商务用户,目前体验最友好的折叠屏或许就它了,如果能再加个防水就更好。
Mate X2 呢,它跟华为自家鸿蒙设备的联动体验确实是三者里做的最好的,我觉得最适合华为生态的商务用户。
回到产品本身,这个楔形设计的握持感也是实打实的,很不错。
但整个内屏没有前置,等于变相砍掉了大屏视频会议的功能,我觉得这对商务人士来说是个减分项。
咱们再回到最开始我罗列的那些商务人群的核心诉求,像屏幕显示、硬件性能、续航充电、信号/网络、效率和安全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底子;再往上才是办公、社交、差旅等等这些场景化的功能和软件适配,最后才是价格。
底子扎实、适用性强、好用耐用,我觉得这才是折叠商务旗舰最应该具备的特质,而且是必须得做好的地方。
综合对比下来,三星 W23 的表现中规中矩,除了充电慢一点,黑金配色更成熟老气了一点,本地化做得也不到位价格还挺贵之外,其他真的都还挺不错,而且三星也算是商务机型的开山鼻祖了,品牌积淀也最深厚;
华为 Mate X2 我其实不太想说了,这次把它拉进来,越往后比越有陪跑的感觉,但它的生态确实是优势,外面的人会反复纠结要不要入坑,里面的人却早就开启了全家桶买买买的模式。
我觉得这三款商务折叠旗舰里,vivo X Fold+ 的表现是最好的,无论是屏幕、续航充电,还是软件、功能、生态和实际体验,它都好像都没什么短板,当然在应用适配和系统调优上还是存在有一些问题,偶尔会有小 bug,但整体的体验上是比较均衡和完整的。
好了,以上就是这期商务折叠旗舰对比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内容做得还不错,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这里是 WHYLAB,咱们,下期再见。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ksxb.net/tnews/11166.html